站点首页 青海要闻 本网原创 青新时评 领导动态
通知公告 市州新闻 图说青海 视频访谈 省委文件
  现在的位置:青海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青新时评
奋楫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新青海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三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09
编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癸卯兔年,奋跃而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青海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真抓实干,江源大地,吉兔呈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政府助企措施得当,政策落地有声,助企暖企政策持续扩围,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如同缕缕“春风”,激发了市场“活力”;随着《青海省抢抓机遇促发展活动方案》的正式印发,工业扩规增产、招商引资提效等专项行动也随即启动;2月26日,青海省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省级专场招聘会在西宁启动……

  从春天出发,青海坚定不移走上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向“美”而行,牢记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坚持以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全面启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笃“实”夯基,坚决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求“效”有为,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整体推进一批战略性谋划、制度性设计、关键性举措、支撑性工程,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以“协”善治,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聚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内外统筹、多向并进的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丝绸之路古道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共”富“共”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一大批惠民举措相继落地,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非凡十年,伟大变革,为高质量发展写下最好注脚。

  更好融入和服务扩大内需战略,不断增强青海在资源能源领域服务保障国家战略需要的能力

  青海是保障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热土,青海充满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

  清洁能源开发行动,围绕水、风、光、地热、天然气5个能源品种,明确了推进清洁能源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深度挖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潜力、打造国家级光伏发电和风电基地、推进光热发电多元化布局、稳步推进地热能等其他清洁能源发展等5项任务。计划到2030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清洁能源并网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左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全省光热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以上。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行动,围绕加强省内骨干电网建设、打造西北区域电力调蓄中心、推进跨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率先打造零碳电力系统、提升需求侧响应水平6个重点开展工作,引领全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投产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二期配套清洁电源,开展青海第二特高压外送通道研究论证工作。

  纵观青海更好融入和服务扩大内需战略,无论深度融入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鼓励和引导发展要素向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和优势新兴产业等领域集聚,增强供给体系的适配性、速配性、规模性,有效对接国内市场需求,还是逐步扩大特色优质产品贸易规模,加强盐湖资源开发、新能源等领域国家规划重大项目及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无一不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从量变到质变,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是变化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国内大循环对青海提出的新任务、带来的新机遇,扬长避短,主动作为,瞄准“双循环”格局下国家之所需、青海之所能,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发展规律,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增强青海在资源能源领域服务保障国家战略需要的能力。

  加快推进产业“四地”建设,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时至今日,青海在加快推进产业“四地”建设上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钾肥支撑了全国一半的农耕用肥,锂电产能接近全国产能的三分之一,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

  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居全国首位;建成全国首条全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通道、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构建形成从电子级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制造,到系统设计与集成、光伏电站建设和运维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天空之镜”等工业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壮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环保设施日趋先进完善,一环一环的绿色链条环环相扣……青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做大做强绿色工业产业,全力以赴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当前青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和新优势。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青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决扛起青海在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中的使命担当。

  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城市与乡村是一个互补互促、互利互融的有机整体。城市是引领、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发动机,乡村则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土壤。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依托区位优势,打出一个又一个响亮招牌,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乡村。依托“油嘴湾花海农庄”,麻吉村旅游收入、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建起农家院,盖起小楼房,村民的生活也是焕然一新。来旅游的游客多了,村级项目综合收入也逐年增多,村里人积极从事乡村旅游相关产业,2022年全村旅游收入1000万元,村民直接分红90万元,全村300多户,至今有200多户人家买了小汽车。

  村子大发展,村里人精气足。很多农民不光积极参加当地县、乡组织的技能培训,掌握了电焊、木工、挖掘机、驾驶员等技艺,还有农民学管理、善经营,在家门口寻上致富路,成为新一代的乡村致富带头人。一件件乡村创业实事正在改变农村、农民的面貌。

  一路逐梦,“发展”与“人民”紧紧相连。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这要求我们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时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青海将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成色更足、底气更足

  在江源大地上,竞相涌现的创新成果、攻坚克难的创新勇气、拔节生长的创新人才,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成色更足、底气更足。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坚持“资源+资本+科技+市场”核心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盐湖资源,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强资本运作和科技创新,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坚持“生态优先”,聚焦“钾、锂”主业,积极延伸产业链,实现企业向高质量、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从增速奔向提质,释放出空前活力效应。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科技创新是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是应对、解决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问题的法宝,是打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天地的方法和路径。为高质量发展“照明”、为共同富裕护航、为社会主义建设添彩,都需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瞄准科技最前沿,向最关键处挺进、在最需要处发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扬科技创新精神,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激发创新潜力,我们一定能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伟大变革,闪耀真理光芒。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连日来,在位于西宁市东川工业园区的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宁太阳能电力分公司IBC组件制造分厂,生产车间机器声轰鸣,各项作业正快速高效运转,划片、串焊、排版、EL检测、层压、组框、固化……企业主打产品IBC组件的生产线一刻不停,开足马力交付订单。

  凭借产品超高品质、超高可靠性与服务,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条腿”发展,销售业务涵盖12个国家、国内16个地区,不断扩大商业版图,打破了国外产品在高端应用产品市场的垄断局面。公司2022年出口合计33.19兆瓦,出口额7335.91万元;2023年伊始截至目前出口6.48兆瓦,出口额1569.61万元。目前已经接到的欧洲国家订单,基本满足2023年生产。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直面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青海各族干部群众从容作答,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觉醒引向更高境界。

  非凡十年,深刻昭示:改革开放具有历史必然性。踏上新征程,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面绿色转型等持续深化改革,加强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在希望的田野上,无数奋斗者的火热故事,汇成青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答卷。

  今年52岁的冷木贡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扎苏合村的牧民,他黝黑的面容、健硕的身体,一看就是个放牧的好手。他是泉吉乡生态文明工作队的队员,一把钳子和一个编织袋是他捡垃圾的必备品,也是当地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见证。

  刚察县对照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和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将生态旅游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全县31个行政村组建生态文明工作队,投资555万元配备清运垃圾的车辆及设备,不断加强“禁塑”、垃圾分类、美丽乡村建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举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站在历史的峰峦之上,才能更清晰地洞察时代风云,更准确把握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发展寄予厚望,赋予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使命任务,对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擘画,认清所处的历史方位,青海看得更加清楚:要不断深化对“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的理解认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担当新使命的首要任务,一张蓝图干到底,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春风浩荡,不可阻挡。奋进新征程,时和势在我们这一边,主动权也在我们这一边。只要保持良好态势,发挥独特优势,凝聚精神力量,抢抓重大机遇,就一定能够在高质量发展中创出一条新路来。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