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 人物故事
img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确保幸福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西宁晚报
2024-09-02 07:56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保存图片

【实干·驻村第一书记风采】确保幸福路上“不落下一个人”

发布时间:2024-09-02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良教乡沙布村,一场乡村振兴变革正悄然发生。这个昔日以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要增收渠道的村落,如今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正逐步焕发生机与活力,践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不怕慢就怕站,从‘外来客’到‘自家人’,沙布村的每一步变化,都凝聚着我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责任。”无论清晨日暮,沙布村里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走家串户,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打开村民们的心扉,他就是林晨,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派驻到良教乡沙布村的第一书记。

  脱贫户带脱贫户,共绘致富图景

  “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党建引领起到了核心作用,通过党组织的领导,脱贫户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林晨告诉记者,现在村上一些条件较好的脱贫户会主动帮助其他残疾或有困难的脱贫户,做了馍馍会一起分享,天冷了会主动给有需要的脱贫户送去御寒物资……别看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种帮扶不仅限于物质上的援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经验的分享,帮助困难户树立起自力更生的信心。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林晨的话语掷地有声,激励着每一位村民。在他的倡导下,沙布村自发组成了“脱贫户互助联盟”,鼓励脱贫户分享成功经验与实用技术,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取暖”的转变,形成“以点带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前总觉得脱贫是自己家的事,现在看到大家日子都越过越好,才明白‘水涨船高’的道理。”村民杨大爷感慨地说。

  强化技能培训,赋能乡村振兴

  “技能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作为一名人社部门工作者,林晨深知技能提升对沙布村的重要性。

  “村民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只能干苦力活,挣钱少还辛苦,今年我们要想想办法。”林晨对村“两委”干部说,“我已经协调好了,在村里举办一个挖掘机培训班,让村民掌握一门技术,这样大家挣钱就轻松多了。”村“两委”干部一致赞成,在林晨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沙布村挖掘机驾驶员培训班顺利开班,50名村民参加了培训。

  “以前外出打工只能干些体力活,现在学了挖掘机驾驶技术,工资翻倍不说,工作也轻松多了。”村民小马说。

  林晨还计划进一步升级村里的技能培训体系,提出建设技能培训教室,引入家政服务、电工焊接、电子商务等多元化课程,为村民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我们要让每一位村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林晨信心满满地说。

  “忧居”变“优居”,群众住上“暖心房”

  特困户马强家的危房改造项目,是林晨和驻村工作队为村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经过走访,我们发现特困户马强因患有精神残疾,生活困难,居住的房屋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房,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面对这一情况,我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了1.5万元的帮扶资金,同时结合危房改造补助政策,为马强家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林晨告诉记者,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积极协调和推动下,马强的新房建设工作迅速启动。

  为确保其在新房建成后能够顺利入住,驻村工作队自筹资金为马强购买了全新的棉被和保暖内衣,村“两委”也主动找专业人士将马强家的土炕改造为安全方便的电热炕,清理了冰箱里过期的食物,并商议将他纳入监测户、持续关注加大帮扶力度。

  “这件事让我看到了村‘两委’干部心系群众的担当和干事解困的热情,我们驻村工作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帮扶工作,真正在扶智扶志上多下功夫,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确保幸福路上‘不落下一个人’。”林晨说。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

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9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71—8483418

邮箱:qhnews2005@126.com